用户运营是很多新媒体人都必须掌握的隐形技能。知乎上关于用户运营的回答,无不包括这几部分:开源、节流、促活跃和转付费。
用户运营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运转经营用户,以用户行为数据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营销举措、内容、能力、体验等等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并发挥出用户的最大价值。
用户运营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调查,来制定运营机制,达到引入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保持用户活跃的目标。
其实我们做的产品就是做给人使用的,归根结底我们是在分析人。
人与人各有不同,但我们如何从大千世界中总结归类,找到我们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为他们提供服务,吸引他们,留住他们,并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这就是用户运营
那么用户运营要做哪些事呢?
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
产品初创期,定位用户:即产品规划阶段,从产品的一无所有所有开始制定规划目标,这时我们要配合产品制定出我们要定位那些用户群。
说白了就是,我们这个产品做完了给谁用?这是用户运营需要做。
产品成长期,验证用户:产品上线,可以拿到一些用户的行为数据,这时需要分析我们当初定位的用户是否正确,是否有偏差。
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产品优化调整的策略,提高产品体验,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产品成熟期,发展用户:通过验证用户阶段,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和产品数据分析,将产品进行了优化迭代,在产品爆发阶段,用户运营要做好的是用户生命周期运营。
产品衰退期,召回用户:任何一款产品最终都会走向衰退期,这个阶段的用户流失是无法避免的,运营人员需要做的是减缓用户流失速度,召回已流失用户,将用户迁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产品初创期
产品初创期是一个产品的规划阶段,是没有真实的用户可以研究的,需要通过寻找、发现、定位潜在的目标用户。
这时用户运营主要是调研分析定位用户。
可能是偶然间、也可能是他人分享、或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一个产品需求(即用户痛点)
分析这个需求是否为一个群体性特征需求,确认这个需求有一定的广度,是某一部分人群的共性需求。
分为两步,第一、提炼核心产品功能,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第二、延伸产品能力,即产品的周边能力,用来提升用户的体验。
同时还要根据产品的定位,描绘出目标人群的画像,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
内在属性: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收入、学历等等
外在属性:地域、婚否、活动场所等等
根据我们圈定的目标人物画像,找到一些真实符合画像的用户,验证我们的产品核心功能是否解决了用户痛点,周边产品能力是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产品成长期
产品成长期是一个产品初期种子用户获取阶段,这期间通过种子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积累一定的用户行为数据,可以进行分析研究用户,验证产品。
这期间用户运营主要是验证用户,给产品的优化迭代提供依据。
对于一款APP而言怎样验证用户呢?
想一想用户使用一款APP的场景。
先是打开后浏览内容,看看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内容符合自己的需求便会进行注册。
注册登陆后更多的内容得到了展示的机会,用户会按照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内容浏览,或是点击进入某一话题或者专栏(前提是产品有这样的内容聚合方式)。
又或是通过搜索框进行搜索,并且在浏览内容的同时会进行轻量级的互动,例如点赞、收藏或分享。
那么我们便可以重点关注APP的注册用户数,次日留存率;
点击某一话题或是专栏的频率,使用搜索框的频率,搜索某个关键词的频率;
进行轻量级互动的频率等等行为来验证APP的核心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
从而验证这批种子用户是否偏离产品的最初定位,帮助我们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并调整运营策略。
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工作重点在此不做讨论,对于一款新产品而言,如何获取种子用户,如何验证用户是否符合产品定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决定了产品能否存活下去。
众所周知,一旦用户定位错误,产品调性模糊,后续的运营工作将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