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象网络 满象网络
  • 首页
  • 运营知识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产品运营
  • 行业洞察
  • 产品相关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评测分析
    • 交互体验
    • 数据分析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广告文案
    • 增长黑客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职场必看
    • 职场攻略
    • 企业战略
  • 好文分享
  • 行业动态
  • 爱思动态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产品运营:RTPA框架,检验你的产品设计是否合格

产品运营:RTPA框架,检验你的产品设计是否合格

AdBright
2020-12-01 10:23:55产品运营阅读 128

今天接着昨天的内容,我们继续来说产品设计。

产品运营:RTPA框架,检验你的产品设计是否合格-满象网络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产品设计,只有最合适的产品设计,一成不变的思路做出来的产品,可能在某一个情景下是好的,但是换个场景就不行了。所以,基于场景化的设计永远是核心。

一、产品设计的思维定式

当认识到产品设计是一个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刻意进行的创造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产品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这个技能的门槛很低,甚至于人人都在不断的应用产品设计的技能。

比如,你每天出门的时候构想一个不会迟到的交通路线,如何避开高峰路线,如何更快,更节省成本到达目的地,构想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产品设计的过程。

但是,我们看到的,真正优秀的产品设计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多数人习惯于一看到表面的需求,就会直接动笔设计解决方案,但是,很显然,在很多情况下,表面的需求为我们造成了一系列的假象,导致没有深度思考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南辕北辙。

寻找能够达成实际目的的有效解决方案,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实现目的,你也可以认为是期望目标或者预期效益等等。但是无论怎么表达,本意都是一样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从一开始就需要逆向思维,找到需求的根源,再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人们真实的目的比设计出解决方案要困难很多,每个人因为不同的环境,教育情况,价值观,社交圈等各类因素的差异,总会存在千差万别。

如果以知识,经验和技能来描述产品设计能力的构建过程,那么我认为,当前产品设计人员最应该先掌握的不是设计什么技能,而是如何设计的技能。

因为产品设计人员要设计的领域知识非常广泛,就算不断学习和补充也远远不够,只有经过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技能。

要知道,每个领域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谁都不敢说自己真正掌握和了解了整个领域。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学习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自然的基本生活形态。

我们知道,当人们刻意去做一件事或者思考的时候,因为不断的重复行为和思考,这类行为就会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人们通过对这类高重复性的思维逻辑的系统学习和联系,就会形成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方法论。

而学会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法论,往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你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产品设计。当然,也不能完全形成依赖,当一个方法固化在思维里的时候,也许就会形成潜意识的思维限制,反而阻碍了你的突破。

我知道有一个最常规的方法论步骤,就是提案——调研——分析——设计。

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设计来源于有效的调研和分析,但是,很多人还是做不好,关键就在于产品或者服务才是根本目的。失去了解决方案的实际目标性,也就失去了产生优秀设计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中,这样的问题大量存在,大多数设计师都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考虑特殊场景的差异,也不考虑用户群体的核心诉求,光有华丽的用户界面和良好的交互体验,却解决不了用户的核心问题。

那么,这一切都是徒劳。

二、RTPA设计框架

那么承接上文,我们继续考虑,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大多数的设计情境下都能驱动设计师做出正确和优秀的结果呢?

其实,就是要让产品设计人员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不要一头扎进寻找解决方案的泥潭,而是退后一步,重新审视任务的初中,进而通过对事实的调查和系统化的思考来获得正确的结果,这样,我们把设计框架改成RTPA框架。

就是提案后,先逆向调查,然后分析方案,再次提案,然后调查事实,之后提出假设,在分析并验证假设,最后,进行设计。

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针对人们思维习惯形成的定式,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在接到提案后赶快找到解决方案,但是,我认为,对于产品设计人员来说,这样的方法一开始就限制了你的思维便捷,让你只能在接受到的需求内去思考。

如果整个需求都是错误的,那问题就不存在,你需要重新发现问题。

接下来就要调查事实,不过滤,不分析。

也就是说,真实记录情境与相关角色互动,不对其进行主观分析,不对事实信息进行过滤。

操作这一步,需要一个客观的纪律员,记录一切现象,有了事实调查的基础,人们对于需求背后的现状和背景通常会了解得比较清晰,这时候你可能发现,最开始的提案背后有一系列的事实原因。

通过对事实的调查,通常能够掌握到一些产品的现状,这时候提出的所有解决思路实际上都是一种假设推论,就是假设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带来现状问题的变化。

假设与验证环节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这时候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综合来说,给大家提供几个比较有效的途径。

企业内的知识库、身边的领域专家、图书馆内的专业期刊、互联网上的相关案例或者文章、问答社区的各类解答,比如,百度,知道,知乎,Quora等等。

但是在做这一步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也就是设计过程应该借助团队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因为人们并不习惯于批判自己的设计,而总是对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设计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自信。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的自信,都是不大靠谱的,综合来说,用这种框架来做设计前的准备,或者检验你的设计,都会得到比较中肯的答案。

赞赏 赞(0)
产品从1到10:产品框架、打通、渠道投放
上一篇
用户留存的唤醒与召回中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近期文章
  • 新能源充电站能赚钱吗?
  • 你怎么看待打工临时夫妻现象?
  • 没有这两种能力,赚钱就是空谈
  • 闲鱼运营学到这些技巧你就离成功更近了!
  • QQ群最新排名优化
  • 没有门槛的项目,真的能赚到钱吗?
  • 当B站“不再二次元”,破圈易,盈利难!
  • 直播间十大话术总结,直播间的互动话术你懂了几个?
聚合文章
产品经理成长系列(九):数据分析思维
你的产品为啥销量差(一)
品牌植入的营销新思路?都藏在这部剧里了
产品思维模型(一):AARRR用户增长模型
分析解读亚马逊广告是怎么做的?
如何定期审查用户体验?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业业务?
2020年度文案盘点,句句良言!
如何打造产品「增长力」?
2021-04-25 14:03:53
215 0 0
教培机构如何构建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42
183 0 0
私域运营:教培机构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19
226 0 0
在线教育行业如何做用户增长?
2021-04-21 13:58:55
188 0 0
  • 0
  • 0
Copyright © 1992-2023 满象网络. Designed by nicetheme.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豫ICP备2020024986号-2
  • 首页
  • 产品相关
    • 交互体验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数据分析
    • 评测分析
  • 好文分享
  • 职场必看
    • 企业战略
    • 职场攻略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增长黑客
    • 广告文案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行业洞察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行业动态
AdBright
微信公众号:AdBright,皓量科技作为中国领先的移动广告技术服务商,致力于构建高效、透明的广告生态系统。
1876
文章
0
评论
1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