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当别人知道我们有800多W私人微信号的私域流量时,都会很惊讶的问道:你们都是怎么获取的呀?你们是不是很懂得如何做流量?
其实,我就真只会一两招三脚猫功夫。
对流量,我一直有一个原则:不能复制的,不能规模化的流量,都是不值得去探索的。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假如我很厉害,我每天去写一篇文章,都能加10个粉丝,然后转化1000元。或者是今天我去投广告,我花了100元,然后赚了1000元,投资回报率为1比10,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看起来好像是我赚的不少。
但是如果在做这件事之前,我觉得这个事情永远都是只能我做,我不能把写文章的技巧复制到团队里面去,让每一个人都能像我这样子操作。
那么,这个事情我连开始都不会开始。
所以,创业的这几年,我一直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测试。只要一测试成功,我就放手,招聘员工或者找合伙人来操作。
我记得在15年年初的时候。当时作为创业者的我,我一个人活成了一个团队,每天我要负责写大批量的文章,然后去各个大的平台去发布,获得不错的流量。
同时,每天有源源不断的精准客户加过来的时候我又要去回复,去咨询去成交。
2015年6月份的时候,我一个人拿着8台手机,每天要面对加过来的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目标客户。
哦,我最记得那个时候,每天晚上我都累坏了,我经常会去洗浴店里面,每天让人边帮我按摩,我来边做咨询。
那是一个早上6点起床,晚上2点休息的时光。
但开心的是,半年左右时间,我把一切的流程都走通了。
所以,我从重庆飞回广州。然后我直接到了汤老师(我的合伙人,负责整体教学)的办公室。
那个时候虽然我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月营收也接近有上百万。但是我们还处于兼职的状态当中。
主要原因在于,我还没有想到能复制的方式之前,我都还没有招聘团队。
我去找汤老师,我跟汤老师说,你可以现在就把你这个月利润十几万的公司给我关掉了,然后把你这个公司的所有的员工都全部变成我们这个项目的员工,我们开始要复制,要搞大事情了。
当时,刚好临西和海云也给我打电话,说做我这个项目。
海云和临西飞来广州找我,我在吃晚餐的时候跟他们说,这个项目非常的简单,我流程全部走通了,你只要按我的方法去做,如果一个月连10万8万都赚不到的话,你就不要给我干了,你们就可以走了。
当时我敢这样讲话的原因在于,我的流程全部都走通了。我觉得,只要他很简单的按我的方法,去引流去咨询,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重庆之后,我又去招聘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专门帮我引流。几年时间,这个小伙子,帮我招兵买马,整个引流部门高峰的时候上百人,每天免费被动引流就上万人。
那我自己呢?
我又想办法去找其他渠道了,去找其他一些完全能复制放大做流量的渠道。
但是我能力有限啊,如何能找到一个流量非常大,又能完全复制的渠道呢,我思考了好一阵子。
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我觉得他应该能帮助到我,他应该有他的想法。
我立刻买了机票,飞到了武汉,在我的朋友的公司的楼下的小宾馆里面,我又住了半个月。
哦,我的朋友给我的建议就是说。做付费渠道。
我问他,亏了怎么办?
朋友反问我:如果你招到员工,他不出业绩怎么办?那不一样也是亏了吗?
我思考了一下没错,付费也好,免费也好,我觉得这里面真正的奥妙一定是在于投资回报率的。
所以在未来的三个月当中,我开始了一步一步的小步测试。
我走的第1步,那就必须保证,我投出去的钱一定是能赚回来的。
我先投放500块钱,看看效果。如果亏了不行了,那我在继续找500块的。如果效果很不错,好。那我就可以放大,找1000块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非常多的技巧了。举例:我要找什么样的渠道?这个渠道的价格应该是多少?我应该投放什么样的文章?这些粉丝加过来之后我应该如何一步一步的让他了解到我,认可我,信任我,而且愿意为我的服务而买单。
对我们这些创业者来说,钱是有限的。
很幸运的是,对于我这个写文案又不行,咨询能力又不行的人,竟然在两个月时间内又把这一切都全部打通了。
我所谓的打通就是,不仅我会,我还能轻易的复制给下面的人。
然后,我又开始退休了,我又招了一个负责人,我说你来干吧,你来负责这个事情,你来负责招聘团队,把我做这个事情放大就可以了。
所以,流量在我眼里,没什么神秘的,我一直只有一招。
- 一,找到一个流量巨大的渠道。
- 二,无论付费或免费,测试测试再测试,找到成功的模式。
- 三,模块化,复制给别人。
- 四,继续寻找第二个渠道。
思维二:万事万物皆为我所用。
在吸引流量方面,我觉得有2种方式是能快速获得大量流量的。
第一是:不要命的砸钱(前提是转化好)。上面说的,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方式。
第二是:社交电商的裂变。
我身边很多人排斥微商,排斥社交电商,所以很自然的就放弃这些渠道了。但是,我是一个很理智的人,我一直认为,存在一定是合理的。
当我们讨厌的时候,说不定是我们没有完全了解的时候。所以,我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
尤其是,很多人都嫌流量贵,买不起。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多关注社交电商的裂变方式,了解深层本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明天空了,我写一写实操盘。今天,这篇纯粹是思维上的,虽然这个思维听起来容易,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么想。
本文由用户 @黑色斑马发布于新媒体运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alsh, 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