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象网络 满象网络
  • 首页
  • 运营知识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产品运营
  • 行业洞察
  • 产品相关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评测分析
    • 交互体验
    • 数据分析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广告文案
    • 增长黑客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职场必看
    • 职场攻略
    • 企业战略
  • 好文分享
  • 行业动态
  • 爱思动态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产品相关 › 产品经理 › 写 Blog 的产品经理没毛病

写 Blog 的产品经理没毛病

AdBright
2020-12-01 19:21:14产品经理阅读 142

在某个行业会议上听了一个嘉宾分享,是某公司某团队的产品负责人。说经常写博客的产品经理他是不招的,原因是觉得经常写东西的人反而不会有时间思考产品。

写 Blog 的产品经理没毛病-满象网络

看到这,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写博客和做产品不是天然对立的,写博客的产品经理也不是做不好产品。

理由有四点。

第一,觉得写东西的人没有把时间放在思考产品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不是每个人都得花几个小时去写文章,很多有观点、会表达、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人,写一篇文章加上修改的时间真的没有那么长。

我自认为写文章还算比较快的,基本上一篇 2000 字左右的文章我在 40 分钟内能写完,如果稍微随性写写,半小时就能搞定一篇。

同时我也见过写文章比我还快的人,我一个朋友平时就喜欢写东西,看他写文章就好像钢琴家弹奏《野蜂飞舞》一样。

还有个在某大厂做产品的朋友,他负责的产品也是上亿用户,平时工作同样很忙,但他能保持每周至少三篇以上的原创文章。而写作的时间基本都在晚上回家后以及早上提前到的那一个小时。

觉得写作需要花个几小时或半天的人,要么是写作历史不够长,要么就是从来没写过。

第二,有质量的思考才有价值,无效的勤奋只是瞎折腾。

觉得经常写东西的人没有时间思考产品,这一点是带有偏见的。时间的积累并不能提升思考质量,有质量的思考才有价值。

有质量的思考创造灵感、解决问题、提升认知,做产品并不是一个独立领域的事,需要调动各种综合知识来形成思考的原料。

都说做产品厉害的人懂人性,那人性到底是怎么被理解的?

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一系列学科都蕴含了人性的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去学习,反而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产品,从而做好产品。

如果只是每天盯着产品发呆进行所谓的思考,在组内讨论一些有的没的的观点,那这只能说是无效的勤奋。

知识输入只是满足“知道了”,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而输出就是进一步消化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最好方式。

能想到不如能说出来,能说出来不如能写出来。

这是思维和认知递进的一种方式,有些人理解很多道理,但说起来晦涩难懂,有的人能脱口而出,但又无法系统化写出来。

写作并不是一种单向的输出,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全速开启大脑的思考状态,去整理观点、将思维结构化、形成文字,整个过程都是在思考。

既然能写出来能让大家看明白,看明白后还能有所启发,那就是一次有质量的思考落地过程。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想起了张小龙说的那句话,“要警惕那些 Blog 写得好的产品经理”。

我不知道他是在什么场景下因为一个什么事件而产生了这个认知,但这是他很多年前产生的理解,现在他还这么理解么?也许不一定。

从张小龙在饭否上两千多条语录中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者。

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并且能以非常精炼的语言把他的思考结果写出来,这不就是一种能力么。

第三,写作能训练逻辑能力、开启洞察状态。

能把一篇几千字文章写好的人并不多,这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一篇文章的能力不亚于驾驭一个产品,需要有全局观、需要有核心主线、也需要有洞察力。

产品面向用户,文章面向读者。

理解用户,才能做好产品。同样,理解读者,才能写出好文章。对比一看,其实面对的都是「人」。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想象力」,能使用「语言」进行协作。

想象力和语言是人类打败其他物种获得进化胜利关键,我们能通过思考去发挥想象力从而构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因果性、有关联性,并且能通过劳动被创造出来。

所以人有逻辑思考能力,而写出来就是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写作的人,随着时间和写作量的积累,他们对读者的心理、内在的诉求、外在的需求会越来越理解。

每每都能写出让读者觉得“嗯!是的”、“对,我想要的就是这个”的文字。这是同理心的提升,也是洞察力的提升。

第四,写作是一种输出式学习。

觉得写东西是浪费时间的人,一般是不怎么写,或者没有从写作中收益的人,无一例外。

学习分两种,一种是输入式学习,一种是输出式学习。

输入式学习包括了看书、听讲、做练习,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学习方式。

输出式学习包括了写作、分享、讨论,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

这两种方式没有孰优孰劣,而是相互补充。

当我们通过读书获得了知识,再与周围的人进行分享时,往往能检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对于知识的理解。

我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当我理解了一个知识点或者获得了一个认知后,再与别人分享或写出来的过程,我往往能获得一些额外的认知。

也许这就是输出式学习带来的好处。

历史上一些名著和伟大的思想,都是通过写作在传承,而且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加工和升华,这些东西依然在更新和创造价值。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人的认知也是有局限的,我们有太多自己不了解的事,但如果因为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否定其他的事物,这就是一种偏见。

对于那位分享嘉宾而言,他花时间出来分享,和别人花时间写作,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总结一下:

第一,觉得写东西的人没有把时间放在思考产品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第二,有质量的思考才有价值,无效的勤奋只是瞎折腾。

第三,写作能训练逻辑能力、开启洞察状态。

第四,写作是一种输出式学习。

最后,想为那些坚持写作、想写作、能坚持写作的产品经理说一句实在话。

写 Blog 的产品经理没毛病!

赞赏 赞(0)
为什么“挑战视频”很容易火?
上一篇
2019年营销的三场挑战!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近期文章
  • 新能源充电站能赚钱吗?
  • 你怎么看待打工临时夫妻现象?
  • 没有这两种能力,赚钱就是空谈
  • 闲鱼运营学到这些技巧你就离成功更近了!
  • QQ群最新排名优化
  • 没有门槛的项目,真的能赚到钱吗?
  • 当B站“不再二次元”,破圈易,盈利难!
  • 直播间十大话术总结,直播间的互动话术你懂了几个?
聚合文章
#寻找“最美国门名片”# 【“雨林猎毒人“是怎样练成的】
猪八戒网10年取经路之商业模式启示录
设计师如何避免设计漏洞?
活动运营 | 如何做一场完成度较高的活动?
设计沉思录 | 流量运营的底层逻辑 ,设计如何助力企业流量增长?
滴滴为什么越来越贵?Uber中国早期员工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顺丰菜鸟背后,是互联网圈子的站队文化
互联网面试方法论:概述与筹备篇(上)
如何优化用户体验?
2021-04-26 11:59:47
253 0 0
产品经理创造用户粘性的四个关键点
2021-04-24 11:59:24
206 0 0
公司来了产品小姐姐,我竟然要教她学习支付产品
2021-04-23 12:00:57
202 0 0
产品经理高效会议指南
2021-04-23 12:00:35
250 0 0
  • 0
  • 0
Copyright © 1992-2023 满象网络. Designed by nicetheme.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豫ICP备2020024986号-2
  • 首页
  • 产品相关
    • 交互体验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数据分析
    • 评测分析
  • 好文分享
  • 职场必看
    • 企业战略
    • 职场攻略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增长黑客
    • 广告文案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行业洞察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行业动态
AdBright
微信公众号:AdBright,皓量科技作为中国领先的移动广告技术服务商,致力于构建高效、透明的广告生态系统。
1876
文章
0
评论
1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