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象网络 满象网络
  • 首页
  • 运营知识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产品运营
  • 行业洞察
  • 产品相关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评测分析
    • 交互体验
    • 数据分析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广告文案
    • 增长黑客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职场必看
    • 职场攻略
    • 企业战略
  • 好文分享
  • 行业动态
  • 爱思动态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

李胤Ian
2020-11-30 23:23:35产品运营阅读 151

知识付费这几年很火,是一个不小的风口,很多玩家纷纷入局,大玩家有腾讯、网易,中玩家有得到、喜马拉雅、新世相,平台玩家有千聊、荔枝微课、小鹅通,以及遍地的小玩家们,真是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

这么多玩家,竞争异常激烈,想要突出重围,就必须有独特的产品及定位,而熊猫小课貌似就有这样的可能。

本文将尽力拆解熊猫小课的产品形态及运营模式,希望能给想要入局知识付费或已经做知识付费产品的人一些启迪。

熊猫小课的产品形态

熊猫小课是基于服务号的知识付费产品,2017 年 7 月 31 日正式上线,是一个非常新的产品,上线才一个月,课程好评率就高达 88% ,是很被看好的新玩家。

为了更好了解熊猫小课,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它的产品,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课程内容
首先,在熊猫小课的课程展示上,有“推荐”、“生活”、“职场”、“自我”四个分类入口,包含了有效沟通、亲子教育、消费心理学、思维导图、演讲、写作、理财等精品小课程,其中“推荐”展示优先让用户选择购买的课程。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可见,熊猫小课的内容涵盖了职场、经济、管理、心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并且具体到某个领域里的某项技能,非常适合学生、白领等成人用户群体。

其次,熊猫小课的每个课程均为成体系的内容,有完整的大纲及学习目标,层层递进,符合由浅入深、从入门到精通的原则。

比如《PPT训练营》的课程目标分为初级和进阶,明确出学员比例和可以达成的标准,让学习者有一定的预期。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在课程大纲里,则用“1 大剧情线,4 个核心知识点”来概括整个课程的内容特征,并且列出每天要学习的大概内容和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让学习者更加容易了解课程是否有他感兴趣或想学习的内容,从而影响购买决策。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2)上课形式
熊猫小课的上课形态很新颖,据说是其首创的“对话体”学习模式。

何谓“对话体”?其实就是以两个人对话的模式进行内容学习,大部分是讲师角色发送文字、PPT 图片、题目等,学生角色则偶尔发送文字和回答问题。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其实,“对话体”最近有悄然流行之势,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网易荣格测试,采用的就是对话体创意。

而现在,对话体模式已经非熊猫小课一家独有,有些小程序服务商(比如鲸打卡)就开发出了相似的模式,称为“沉浸阅读模式”,据说体验很好。

可见,这样的课程形式将在未来成为主流的模式之一。

除了采用对话体,每堂课都会有随堂讲解和课后作业,前者为配合课程的案例解读,方便学习者更好了解课程内容,后者是学习整个课后的知识测验,起到一个自检的效果,便于复习。

总的来说,目标+大纲+对话体授课+案例解读+课后检测,这就是熊猫小课的课程模式,这其实已经很接近教育类产品,通过这点就可看出熊猫小课的野心。

熊猫小课的运营模式

对于知识付费产品,只注重课程本身还不够,运营是一定要跟上的,因为只有运营好才能产生获客、激活、留存、变现,以及传播。

为了能系统说明熊猫小课的运营,我通过解读下图的形式来解读。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根据上图,可以把熊猫小课的运营分成三个部分:报名环节、裂变环节和激活环节。

1)报名环节
熊猫小课的课程报名基本逻辑很简单,先激活课程,然后入学测试,接下来就是分班,最后是报名,即激活-测试-分班-报名。

不过在实际过程中,因为不同课程的裂变方式不一样,导致不同课程的详细报名流程产生细小差异,总起来分成四种:

  • 报名课程-入学测试-上课-申请学习小组-班主任审核-进班级群;
  • 好友邀请-激活-入学测试-分配小组-进班级群;
  • 报名课程-报到-延期或按时上课-小组说明-完成报到-进班级群;
  • 报名课程-等待报到-入学测试-分配小组-进班级群。

下图就是其中的一个报名进群流程,可以看到引导做的很好,入学测试环节也有模有样,但这里是否有效,其实个人感觉就是个摆设,显得正式而已。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2)裂变环节
这里是要重点说明的部分,因为它是解决获客和传播最核心的环节,而熊猫小课在这个环节做了很多让人觉得惊艳的动作。

熊猫小课的裂变手段主要有四种:直接邀请、赠一得一、赠课奖励、阶梯邀请。

直接邀请的逻辑很简单,已经报的课程可以生成邀请海报,用户直接发海报给好友,好友付费购买即可,这里面没有任何刺激性的措施,只能凭借课程的质量及是否匹配好友的需求。

赠一得一是目前熊猫小课大力推行的裂变手段,其会让用户主动把课程赠送给好友,好友可直接免费报名,好友报名后用户也会获得该课程的免费报名资格。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赠课奖励和阶梯邀请是购买课程后需要用户参与的裂变行为,前者需要邀请一定数量好友报名相同课程(一般都会有优惠)才能获得与该课程相关的福利,后者也是同样的要求,不过设有阶梯奖励,邀请人数不同,获得奖励则不同。

正式通过以上四种裂变方式,熊猫小课相对有效地解决了获客和传播的问题。

3)激活环节
熊猫小课每个课程都会配对应的微信班级群,里面有班主任进行维护和答疑,可以说采用的是行业里标配的社群运营套路,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除了社群激活,熊猫小课在产品层面加入了课后的激活分享功能,主要有如下几个路径:

  • 我的笔记-分享今日所学
  • 学习挑战-提升挑战-贡献分享/邀请组内未参加挑战的学员
  • 课程打卡

最让我喜欢的是“学习挑战”,它是和课程以及所在的班级相绑定,所在班级几位挑战小组,在组内和组间进行排名 pk,参加挑战的用户可以通过“贡献挑战”进行分享,或者直接邀请组内其他未参加挑战的学员参加,既能活跃又能拉新。

知识付费“新品种”:如何通过“对话体+裂变”获客?-满象网络

另外,在熊猫小课的整个激活体系里是有积分功能的,积分可通过上课、打卡、挑战、邀请等方式获得,且可以兑换实物,我就曾用积分兑换了一直官方制作的纪念笔,价值感很足。

总结

总的来说,熊猫小课是一个非常优秀且让我非常看好的知识付费产品,课程形式新颖,课程设置合理,裂变手段丰富,激活体系完善,这些都是其他知识付费玩家要学习的。

最后总结一下熊猫小课的课程模式及运营手段,以供大家参考:

1)熊猫小课的课程模式:目标+大纲+对话体授课+案例解读+课后检测

2)熊猫小课的报名流程:激活-测试-分班-报名

3)熊猫小课的裂变手段:直接邀请、赠一得一、赠课奖励、阶梯邀请

4)熊猫小课的激活体系:社群、笔记、挑战、打卡、积分

赞赏 赞(0)
运营怎么做?从四个方面做分析
上一篇
数据运营框架干货分享,让运营不在困难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近期文章
  • 新能源充电站能赚钱吗?
  • 你怎么看待打工临时夫妻现象?
  • 没有这两种能力,赚钱就是空谈
  • 闲鱼运营学到这些技巧你就离成功更近了!
  • QQ群最新排名优化
  • 没有门槛的项目,真的能赚到钱吗?
  • 当B站“不再二次元”,破圈易,盈利难!
  • 直播间十大话术总结,直播间的互动话术你懂了几个?
聚合文章
订单系统:订单拆单规则与流程详解
单日成交率高达49%,这个付费训练营做对了什么?
前宝洁副总裁的辞职信:震撼了许多自称牛逼的职业经理人!
如何对虚假流量免疫?
抖音日涨1000粉的4个涨粉技巧
新年思考:自我管理的五个维度
社交网络的真正需求
“瀑布式”学习法VS“迭代式”学习法
如何打造产品「增长力」?
2021-04-25 14:03:53
225 0 0
教培机构如何构建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42
196 0 0
私域运营:教培机构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19
239 0 0
在线教育行业如何做用户增长?
2021-04-21 13:58:55
203 0 0
  • 0
  • 0
Copyright © 1992-2023 满象网络. Designed by nicetheme.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豫ICP备2020024986号-2
  • 首页
  • 产品相关
    • 交互体验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数据分析
    • 评测分析
  • 好文分享
  • 职场必看
    • 企业战略
    • 职场攻略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增长黑客
    • 广告文案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行业洞察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行业动态
李胤Ian
欢迎关注「遮光罩Lens Hood」公众号,继续交流阅读有趣文章。
1830
文章
0
评论
1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