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象网络 满象网络
  • 首页
  • 运营知识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产品运营
  • 行业洞察
  • 产品相关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评测分析
    • 交互体验
    • 数据分析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广告文案
    • 增长黑客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职场必看
    • 职场攻略
    • 企业战略
  • 好文分享
  • 行业动态
  • 爱思动态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你为什么还没有对象?要不试试用运营思维找找

你为什么还没有对象?要不试试用运营思维找找

商业化VIEW
2020-12-01 8:43:29产品运营阅读 117

你为什么还没有对象?要不试试用运营思维找找-满象网络

今天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何用运营思维找到对象?

你可能觉得:“做运营”和“找对象”完全两个范畴的概念,怎么能扯到一块?但其实细究起来,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甚至,一位优秀的运营按道理是不应该找不到对象的,如果找不到,原因很可能是:他还没有开窍。

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把这套思路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找对象是一个“产品营销”问题

“做运营”和“找对象”之所以在本质上相通,是因为两者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都是在构建关系。运营要构建的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而“找对象”这件事,构建的则是你和那个TA之间的关系。

对一位运营人来说,要想使产品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首先要获取到足够多的精准用户,接下来还要为这款产品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对于找对象这件事,要做的也大同小异,首先要接触到足够多的适龄单身异性(精准用户),然后还要做好自己的形象管理(品牌包装)。

所以,如果我们将自己看做一个“产品”,那么“找对象”其实就是一个“产品营销”的问题。

你可能觉得这个观点有点抖机灵。但是运营的很多方法论以及思维模型,其实都可以套在“找对象”这个话题之上, 并且一旦用运营的视角去重构“找对象”这件事,就会得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或者结论。

比如说:接下来我们就用“漏斗思维”,来帮助大家重新理解“找对象”这件事情。

找对象中的“漏斗思维”

漏斗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这是每一位运营人的底层思维模式之一。

什么是漏斗思维?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为一款文艺小清新类APP做运营,目标是一个月内将APP的日活做到1000。要完成这一目标,一个大概的工作思路可以分三步:

  • 第一步:首先要让这款APP在目标人群面前获得足够多的曝光,为达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去搜集一些文艺类的社区做推广,如:豆瓣、网易云音乐、简书。
  • 第二步:搜集完之后,我们就要去这些社区做推广了,推广目标是让用户下载APP,用户下载是一个关键的运营节点。这标志着我们对用户的运营可以从产品外,转向产品内了。
  • 第三步:用户下载了我们的APP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成为APP的活跃用户。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尽可能的提高用户打开APP的频次,并延长其在APP内的停留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提升日活。

这么一整套的工作思路,其实可以转化成一个漏斗。按关键的运营节点来区分,这个漏斗相对应的可以分三层:

  • 漏斗第一层:APP在目标人群面前获得了足够多的曝光。
  • 漏斗第二层:用户下载了这款APP
  • 漏斗第三层:用户成为APP的活跃用户

在这样一个三层漏斗中,漏斗每向下运转一层,都要流失一些用户,这基本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尽力控制流失用户量的规模。所以,转化率是评价漏斗模型优劣的标准。一个漏斗模型流失的用户越少,这个漏斗的转化率就越高,这个漏斗也就越优质。

怎么计算出一个漏斗模型的转化率呢?

很简单,假设我们在APP正式推广之前,先做了一次小规模的测试:我们将这款APP曝光给100个精准用户,最终的数据是:有70个用户下载了APP,而这70个用户里每天都打开APP的大概有10个。

那么从这个数据看,最初始的100个用户,经过漏斗的层层筛选,最终转化出了10个活跃用户,这个漏斗的转化率就是10%。

一旦掌握了这个漏斗的转化率,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来:如果要给这款APP做到1000的日活,我们要把这款APP曝光给10000个意向用户。

一般来说,转化率和两个因素相关:

  1. 产品本身的好坏;(产品定位、用户体验等)
  2. 运营人员的运营策略。(文案引导、转化路径等)

所以要想提升漏斗的转化率,我们一般也只能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与转化率的高低息息相关的是漏斗所需要的流量,当要达到的日活目标恒定,那么转化率越低,这个漏斗所需要的流量就越多。

ok,理解了上述内容,我们再回到“找对象”这个话题上来。

站在产品营销的角度来看,“找对象”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自己这款“产品”,在异性面前营销推广,并尝试转化一位异性“买单”。

如果用漏斗思维重构这一过程,这个漏斗大概可以是这样:

  • 漏斗第一层:触达足够多的异性,并获取到联系方式
  • 漏斗第二层:第一次约会—见面、吃饭…..
  • 漏斗第三层:第二次约会—喝咖啡、看电影…
  • …..
  • 漏斗第N层:牵手,确定恋爱关系

这样一个漏斗其实也是层层筛选的。假如现在有一位叫小A的男生,他约了100位女生出来见面吃饭,其中答应他的有70个;这70个女生吃完饭感觉小A这人还不错,继续第二次约会看电影的有50个;50个里面继续答应第三次约会喝咖啡的有30个……

就这样依次类推,随着漏斗不断向下迁移,所剩下的女生也越来越少。如果这100位女生,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关系的有3个,那么这个小A的转化率就是3%。

我们都知道小A的这种做法,肯定是个渣男没错了。他的转化率很低,只有3%,他能找到女朋友,完全是因为他在流量上占据优势。那么作为一名渣男,小A想提高自己的转化率,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这里的转化率和上文提到的类似,和两个因素相关:

  1. 小A这款“产品”的好坏,包括:颜值、财富值、智力、谈吐等;
  2. 小A的运营策略,即他的撩妹套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转化率,这个转化率大概可以视作这个人在婚恋市场上的魅力值。当转化率不够的时候,要想找到对象,我们只能和小A一样:在流量层面想办法。

事实上,作为普通大众,我们的转化率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曲线,也就是说,转化率极高的人很罕见,转化率极低的人同样也很罕见。

所以,能不能找到对象,其实是一个流量问题:你是不是给你的漏斗提供了充足的流量了?

好了,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给大家把“找对象”这件事,放到了运营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一番。

那么回到题目中的问题:如何用运营思维脱单?

无非两方面,提高自身的转化率和扩大自己的流量。如果感觉有点意思,可以分享给你身边单身的朋友。如果能帮助一位朋友脱单,也算实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作者:苏谈彬,公众号:苏谈彬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赞赏 赞(0)
没钱没资源,怎么做活动运营?
上一篇
合规现金贷产品,有着怎样的流程设计和运营策略?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近期文章
  • 新能源充电站能赚钱吗?
  • 你怎么看待打工临时夫妻现象?
  • 没有这两种能力,赚钱就是空谈
  • 闲鱼运营学到这些技巧你就离成功更近了!
  • QQ群最新排名优化
  • 没有门槛的项目,真的能赚到钱吗?
  • 当B站“不再二次元”,破圈易,盈利难!
  • 直播间十大话术总结,直播间的互动话术你懂了几个?
聚合文章
一个值得运营人研究和思考的流量池思维
关于2B产品的需求调研
【警惕注销贷骗局!#小伙被骗十万自制反诈短视频# [话筒]】
微信封杀个人号外挂后,还能怎么玩?
京东员工宿舍内景终于曝光:堪比星级酒店
数据埋点你知道怎么做吗?
如何编写产品提示文案?
日本选美冠军再次挑战人类审美极限
如何打造产品「增长力」?
2021-04-25 14:03:53
215 0 0
教培机构如何构建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42
183 0 0
私域运营:教培机构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2021-04-21 13:59:19
226 0 0
在线教育行业如何做用户增长?
2021-04-21 13:58:55
188 0 0
  • 0
  • 0
Copyright © 1992-2023 满象网络. Designed by nicetheme.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豫ICP备2020024986号-2
  • 首页
  • 产品相关
    • 交互体验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数据分析
    • 评测分析
  • 好文分享
  • 职场必看
    • 企业战略
    • 职场攻略
  • 营销干货
    • 品牌营销
    • 增长黑客
    • 广告文案
    • 活动策划
    • 竞价推广
  • 行业洞察
  • 运营知识
    • 产品运营
    • 用户运营
    • 电商运营
    • 社群运营
  • 行业动态
商业化VIEW
公众号:商业化VIEW,《从零开始打造商业化产品》作者。
1864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